首页 芙蓉楼 首页

浙江家谱记载的杨一清后人

2022-11-10 15:32 来源:京江晚报

994959ea-3282-4124-ab10-af24145fdcb0

杨一清像

305b13cd-d060-48cf-870b-4bb60eb45419

云南安宁杨一清故里碑

浙江苍南神宫桥村杨一清纪念馆

浙江苍南神宫桥村杨一清纪念馆

镇江南郊杨一清墓 张小军 摄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镇江南郊杨一清墓 张小军 摄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文/邱隆洪

杨一清(1454-1530),字应宁,号邃庵,别号石淙,成化八年(1472)进士,明代中期知名政治家,官至内阁首辅,谥文襄,故后世尊称杨文襄公。杨一清的祖籍是云南安宁,幼年时随做官的父亲杨景居巴陵(今湖南岳阳市),晚年寓居镇江,死后葬于镇江,其墓位于九华山路西侧卢湾村旁的山岗上,现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我市前几年曾出资予以整修。镇江府志、丹徒县志对杨一清事迹有较多记载,对其后人则仅提及曾孙,此后就失载了,杨一清的后人们都到哪里去了?这一让学者及广大文史爱好者关心的问题,始终没有答案,事有凑巧,最近,浙江热心网友“梦回大唐”转来两厚册《浙江杨氏通谱》,翻检后意外发现其中有一支杨氏自称为杨一清后人,不妨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杨敬斋三兄弟自镇江入浙

《浙江杨氏通谱》(杨慕良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年出版)收录了浙江各地大大小小、数以百计的杨氏支派,自称杨一清后人的是居住在浙江苍南县钱库镇神宫桥村的一支杨氏。

《浙江杨氏通谱》引述神宫桥杨氏宗谱的记载,杨一清子杨质庵(注:据镇江方志及《明史》载,杨一清之子为杨绍芳)生三子:杨敬斋、杨恪斋、杨盛斋,兄弟三人于明嘉靖后期来到浙江平阳江南神宫桥村(现属苍南县)居住,同为神宫桥杨氏始迁祖,根据家谱所载世系,这支杨氏自2世起排行字辈为:近、应、良、君、克、胜、国、绍、学、博、继、承、立、道、联、登……

《浙江杨氏通谱》未记载杨氏三兄弟迁离镇江、落户浙南的原因,据有的学者考证,杨一清先世出自浙江天台,戍边远迁云南,如果属实,其后裔落户浙南,也算“回归”故里了。不过,《浙江杨氏通谱》编纂者对杨一清源自浙江杨氏表示存疑,现有史料只能查到杨一清的曾祖父为杨情,明初云南一位老实巴交的普通农民,再往上溯则无从考证。镇江府志曾在一位著名知府的传记中隐晦地留下了这样的记载,杨靳子弟(即杨一清和同期另一镇江名人靳贵的子孙)仗势欺人,连堂堂的知府大人都不放在眼里,颐指气使,时不时提些非分要求,吩咐做这个做那个,前面几任知府无可奈何,只得一一照办,偏偏这位“硬骨头”知府不吃这一套,这群官宦子弟也是欺软怕硬,结果竟是这位知府在任期间,杨靳子弟连府衙大门都不敢迈入。杨一清逝于明嘉靖九年,神宫桥杨氏宗谱载杨氏三兄弟迁离镇江的时间恰好在明嘉靖后期,这就存在一种可能:杨一清逝世后,由于昔日的所作所为,其子孙在镇江不受待见,于是见势不妙迁到了浙江……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一种推测,真实的情况或许永远是个谜,谱载杨质庵父子生卒年份及子嗣信息如下:

杨质庵,讳增,字以诚,生于明成化戊戌年(1478),卒于嘉靖辛亥年(1551),生三子:敬斋、恪斋、盛斋。

杨敬斋,字献可,质庵长子,于嘉靖后期,兄弟三人自云南安宁迁平邑神宫桥(苍南县杨氏通志载迁自江苏丹徒,《浙江杨氏通谱》采用此说),生于明弘治乙丑年(1505),卒于万历丁丑年(1577),生二子:近原、近宁。

杨恪斋,字献宜,质庵次子,生于明正德丁卯年(1507),卒于万历甲戌年(1574),生一子:近鲁。

杨盛斋,讳庄,字献松,质庵三子,生于明正德庚午年(1510),卒于万历癸酉年(1573),生四子:近石、近渭、近慎、近玉。

限于篇幅,神宫桥杨氏二代以下世系从略。

神宫桥杨氏支分数地

神宫桥杨氏自明嘉靖年间由镇江迁往浙江,至今已有400多年,繁衍20多世,家族也由最初的三大支派生出若干小支派,《浙江杨氏通谱》记载的有:神山支,始迁祖为5世君爵(恪斋裔孙);括山将军支,始迁祖为7世胜华(盛斋裔孙);舥艚镇中段村支,始迁祖为11世博瀛;炎亭西沙村支,始迁祖为博发……除了本支人丁较兴旺以外,还有附近的宜山、金乡城内的几支小派系也挂靠其名下,合族居住区域有苍南支分邻近的文成、玉环、瑞安、温州鹿城区等地,属当地杨氏一支大派系,人数多达8000余人。

神宫桥杨氏在明清两代文名并不亮眼,谱载3世杨应试(盛斋之孙、近慎次子)明崇祯年间中进士,授广东昭州府(注:应为韶州府,今广东韶关)仁化县教谕,未任而卒。经查阅《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未发现收录有此人。另据清乾隆《平阳县志》、民国《平阳县志》等史志记载,县志收录清代苍南境内杨姓人物共有11人,其中出自神宫桥杨氏仅有1人,即同治五年(1866)丙寅科武举人杨培荣。

苍南所在的浙南属宗族文化比较兴盛的地区,近年来,适应新形势,当地不少姓氏宗祠改建为农村文化中心,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19年2月11日,神宫桥村举行了文化礼堂暨杨氏宗祠落成庆典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杨氏宗亲及嘉宾5000余人参加了盛典,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杨氏宗祠设杨一清纪念馆,富丽堂皇,内有杨一清塑像,供人们瞻仰。

浙江家谱所载与史志有出入

需要指出的是,《浙江杨氏通谱》引述神宫桥杨氏宗谱的记载,杨一清后人世系看似传承有序,但与史志所载有很大出入,这一点就连《浙江杨氏通谱》的编纂者也在书中承认。首先,浙江家谱认定杨质庵即杨绍芳,并说他又名杨增,与镇江方志、《明史》记载不符。其次,杨质庵(绍芳)子孙名讳也与镇江方志所载大相径庭,《万历镇江府志》卷二十五“门荫”有杨一清后人的简略记载:杨绍芳,一清子,以父荫任尚宝司丞;杨元,一清孙,以祖荫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杨完,一清孙,以祖荫任中书舍人;杨宗柏,一清曾孙,以曾祖荫任楚府长史;杨宗植,一清曾孙,以曾祖荫任鹤庆军民知府。由此得知,杨一清子名杨绍芳,至少有两个孙子,名字分别为:杨元、杨完;至少有两个曾孙,名字分别为杨宗柏、杨宗植。这几人的名字均与浙江家谱的记载完全不同,仅就这一点来看,浙江家谱所载杨一清后人世系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考证。

不过,这并不妨碍镇江与苍南两地以共同纪念这位先贤为契机,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杨一清历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为官五十余年,曾任陕西按察副使兼督学,三任三边总制,并曾担任户部尚书、吏部尚书等重要职务,官至内阁首辅,是明代中叶一位颇具影响的政治家。此外,杨一清博学机智、文思敏捷,《明史》称赞他“其才一时无两”,留下了极为丰富的著作,有《石淙诗稿》,是一位知名诗人,在明代诗坛上也有一定地位。杨一清的祖籍是云南安宁,长于湖南巴陵,晚年寓居江南镇江,故自号三南居士,巧合的是,现在又有浙南神宫桥杨氏自称其后裔,“四南”完全可以携手合作,纪念这位有较大文化影响力的历史人物。

近几年,我市与厦门等地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纪念宋代著名政治家、科学家苏颂的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新建的苏颂纪念堂成了“网红”打卡地,苏颂成为名城镇江的又一文化名片,这一合作开发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共同开展各类文化交流活动的模式完全可以在纪念杨一清等历史名人时加以借鉴。事实上,前些年,镇江与杨一清故里云南安宁就曾有过良好的合作,我市焦山碑刻博物馆和安宁博物馆联合举办了“杨文襄公故里·云南安宁《螳川遗风 连然古韵——安宁名碑名帖拓片展》”“鹤鸣九皋——镇江焦山碑林藏名碑名帖拓片展”,先后在两地展出,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为两地后续进一步举行纪念杨一清的活动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