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新闻 业务类专题 一人医健康零距离 康复正能量

九旬老人血糖起伏多年,镇江一院施“绝招”治服

2022-11-11 14:24

陆大爷(化名)今年已经年过9旬了,耳不聋、眼不花,身子骨硬朗,唯一让他困恼的是这十几年他的血糖一直起起伏伏,尽管每天都打胰岛素,但还是控制不佳,他的儿子也在这期间患上了糖尿病。最近,陆大爷在镇江一院住院一周后,他惊喜地发现,“调皮”了这么多年的血糖还就真的被“治服”了!

9旬老人血糖起伏十几年,胰岛素打得越多却越难控制

91岁的陆大爷患糖尿病已经三十年了,刚得病那几年他不知道如何管理血糖,害怕吃这个害怕吃那个,弄得体重一直下降,自己感觉身体越来越差。

25年前开始注射胰岛素,血糖算是暂时稳定了。渐渐他发现,胰岛素用量越来越大,他的血糖却越发“调皮”起来。血糖高低起伏不定,有时很高有时又会特别低。社区医院建议他住院,他一直在犹豫。

一次偶然的机会,陆大爷得知市一院在所在社区有联专门诊,就来咨询。一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柳迎昭了解情况后,建议陆大爷住院进行评估及并发症筛查,以确定治疗方案。陆大爷这次下定决心,住院接受诊疗。

遵听医嘱,一周确定治疗方案,父子齐心,一起“逆转”血糖值

入院后,内分泌科团队给陆大爷进行了系列评估,糖尿病专科护士也为陆大爷进行了健康教育,指导糖尿病自我管理。令科室医护人员感到欣慰的是,陆大爷虽然年纪比较大,但耳不聋、眼不花,特别是很配合内分泌科医护团队的诊治。

经过筛查和评估,结合陆大爷的基本情况、胰岛功能及血糖谱特点为其制定了“一周一针”的治疗方案。陆大爷惊喜地发现,自己“调皮”了多年的血糖还真的平稳了!

柳迎昭: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包括胰岛素抵抗或伴有胰岛素分泌缺陷。综合评估及个体化治疗至关重要,所以,糖尿病患者切勿自行购买降糖药物或随意增减药物剂量,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诊疗。

像陆大爷这样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的患者,长期给予胰岛素治疗,不但效果不好,反而会加重胰岛素抵抗。经过调整治疗方案后,陆大爷血糖控制得平稳。出院前,陆大爷想到自己的儿子也患有糖尿病多年,让其儿子也来一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对于血糖控制,父子俩现在可谓是信心满满!

“教育保护明天”,糖尿病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不再“恐糖”

得了糖尿病,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血糖控制不达标,就会引起各种并发症,如脑卒中、心肌梗死、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更令人吃惊的是,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超过1.298亿,这一数量正随着老龄化率不断攀升。

2022年11月14日是第16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口号是“教育保护明天”。

糖尿病患者需要接受持续的教育,以了解自身的状况,有效地进行自我护理,这对保持健康和避免并发症至关重要。

糖尿病患者入院后,我院内分泌科糖尿病专科护士团队为患者进行个体化教育,从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等各方面进行指导。

一院内分泌科护士长戴莉敏对于如何让糖尿病患者做好自我管理,可谓是经验丰富。

戴莉敏: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治疗模式已成为糖尿病护理治疗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健康教育一般从健康生活、配合诊疗、主动管理、平和心态、寻求支持这几个方面让患者做好自我管理。

健康生活:要掌握正确的糖尿病知识,健康饮食、规律运动,进行合理的血糖监测和用药,并积极戒烟、规律作息。

配合诊治:定期去合法的医疗机构就医。遵从医嘱用药,综合治疗以预防并发症发生。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需要调整用药方案时,应及时同医师沟通。

主动管理:与信任的医护团队一起,定制个人管理计划。按医师建议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及体重。每年筛查、评估慢性并发症风险,包括足、眼、心、肾和血管等。

平和心态:保持乐观情绪与良好心态。血糖会出现波动,患者可能因此感觉病情时好时坏,但不必为此过分焦虑。

寻求支持:防治糖尿病不是患者孤军奋战,应该团队式的通力合作,包括家人、朋友、病友、医疗照护团队的支持。推行同伴支持教育,寻求信任的人协助疾病管理。

科学控糖,让“糖友”生活无忧

众所周知,糖尿病是威胁健康的慢性疾病,和患者身体代谢异常有关,在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功能下降之后血糖就会波动,出现皮肤发痒、夜尿增多、体重下降等症状,需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合理的控制,让身体健康有保障。

最后,再告诉“糖友”们一个好消息——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将于11月14日开展糖尿病义诊宣传及送医进社区活动,当天上午由内分泌科、营养科医师联合在医院门诊大厅坐诊,糖尿病专科护士免费为患者测血糖、测血压、糖尿病健康教育等,下午还开展送医进社区活动。(康复)

责任编辑:殷兰友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