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翻阅镇江

南朝天文学家何承天

2023-02-16 17:34 来源:京江晚报

何承天雕像

何承天雕像

明代张溥刻本《何承天集》 图:朱昌勤 提供

明代张溥刻本《何承天集》 图:朱昌勤 提供

文/朱昌勤

在镇江说起南朝祖冲之几乎家喻户晓,而对同时代的另一位京口人何承天却知之甚少,实际上他与祖冲之关系密切,还曾是祖冲之的老师。何承天博学多才,尤其为天文学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他曾求得圆周率近似值,计算出每年冬至的时刻。

南朝梁代沈约撰《宋书》有载:何承天(公元370—447年),5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徐氏抚养,徐氏为东晋史学家、学者徐广的姐姐,她“生性聪慧学识广博”,“故承天幼渐训义,儒史百家,莫不该览。”因而何承天虽然幼年丧父,但仍得到了良好教育,才学日益精进,尤其受爱好天文的舅舅徐广影响,何承天热衷于天象观察,并有独到的研究方法和观点。但在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下,何承天的才华要被认可,唯一途径只有谋求一官半职。所幸东晋末年,而立之年的何承天凭着多方面才能终于踏上了仕途,历任参军、浏阳令、太学博士。到了刘宋时代,何承天曾任荆州刺史谢晦咨议参军,领记室,后转尚书左丞。

何承天为人耿直,常常直陈己见,颇具“威戎御远之略”。史书有载:刘宋政权建立后,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势力强大,不断南侵。元嘉十九年,因北魏侵边,宋文帝刘义隆向群臣征集意见,时任御史中丞的何承天上《安边论》,条陈“安边固守”的抵御方略。他认为,鉴于历史经验和敌我力量对比状况,对付北魏这样的强敌,既不能用“饮马瀚海”的征伐,又不适于用“盛师连屯”的困守,只能采取并修农战的方针,“坚壁清野,以俟其来,整甲缮兵,以乘其敝。”《安边论》得到了当朝重视。不过,耿直的性格,从不逢迎上司的为官之道,使得何承天仕途一直不顺,多次遭贬,甚至被弹劾下狱。

仕途虽然坎坷,但何承天通今博古的才学很为时人所重。当时,宋文帝刘义隆比较重视文化教育,曾立儒学、玄学、史学、文学四学,何承天则主史学。据唐朝李延寿编撰的《南史》载,何承天曾将《礼论》800卷删减合并为300卷。又说他自元嘉十六年起受命撰写《国史》,他死后大史学家裴松之“受诏续修何承天之《宋史》”,可惜何承天的史学著作没有留下来。何承天留传于世的著作有《礼论》、《分明士礼》、《孝经注》、《纂文》、《姓苑》等16种。

南北朝时期崇尚佛教,“神不灭、因果报应”之说盛行,何承天却不趋众,有着独立的思考。他撰写《性达论》对佛教的神不灭、因果报应和空无思想作了大胆批判,在思想史上产生了积极影响。何承天认为,精神不能离开形体而单独存在,形体不存在,精神也就消灭了。他用“有生必有死”的观点驳斥佛教的“神不灭”,他说“生必有死,形毙神散,犹春荣秋落,四时代谢,奚有于更受形哉?”

科学严谨的态度,使得何承天在天文历算方面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何承天的舅舅徐广曾观测天象40余年,何承天继承了徐广的研究成果,又亲自观测了40多年,并将观测的结果,作了详细记录。他精于天文历算,对一年四季运行的疏密差错,了解得非常清楚。元嘉二十年(443年),何承天创制成了一部新历法,并报奏朝廷。两年之后,这部历法被定名为《元嘉历》,由朝廷颁布全国实行。《元嘉历》比以前的古历十一家更为准确,一直通行于南朝宋、齐及梁天监中叶。

何承天多才多艺还表现在音律、诗歌方面。他善弹古琴,宋文帝刘义隆曾把一个用白银装饰的古琴赐给他,在音律方面,他发明的乐律计算方法是中国乐制史上的一大突破。在诗歌上何承天最有代表性的是《鼓吹铙歌》十五首组诗,其组诗内容极其丰富。这与何承天政治生涯的变迁息息相关,既是其政治褒贬态度的反映,也是透视其内心复杂情感世界的镜子。有学者评价:何承天的《鼓吹铙歌》十五首,可谓南朝文人乐府诗开山之作,其语言婉转,叙事与抒情结合,感情真挚动人。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