衷曲愁肠思镇江
悠悠民歌,朗朗诗词。这些诗歌谣曲,用词朴实却饱含深意,来自于诗人的所见所感,立于山前,坐在船上,听当地的传说,追忆过去的历史,最后形成的文化结晶,千古流传于镇江的土地上。
《华山畿》
南朝民歌
华山畿,华山畿,
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
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华山畿》在《乐府诗集》中属于《清商曲辞·吴声歌曲》,亦见于元《至顺镇江志》卷二十。《华山畿》是南朝时流行在长江下游的传统民歌。本民歌叙写华山附近一对青年男女的殉情悲剧,以女方视角哀悼恋人,意欲追随而去,语言质朴,感情悲怆:
华山(在今镇江新区姚桥镇)之山边,华山之山边,郎君你既然已为了我而死,我独自活下去又为了谁?亲爱的人啊如果真的爱怜我,棺木就为我开启吧,让我们同生共死。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南朝梁·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
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
不堪持赠君。
诗人隐居之后多次收到帝王的邀请,希望他能够出仕,但诗人不为所动,执意隐居修道。于是南朝齐高帝萧道成(一说梁武帝)在诏书中问道:“‘山中有何物’,以至于不愿出山为官?”诗人便创作本诗回答诏问:
您问我山中有什么,那我便告诉您,这山中没有华轩高马,没有钟鸣鼎食,没有荣华富贵,只有众多白云。我的志趣所在便是那白云青山林泉,可惜我只能自己领略白云的奇韵真趣,却不能转赠给您。
诗人以委婉的方式表达了谢绝出仕之意,表明比起出仕为官,自己更喜欢隐居山林。全诗意境高雅,韵味隽永。
《丁都护歌》
唐·李白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自云阳(丹阳)逆水而上,沿途两岸商业繁盛,商贾众多。正值吴牛喘月的酷暑之时,沿江的纤夫在烈日之下拖船,是多么的辛苦!江水浑浊不可饮用,水壶里的水有一半都是泥土。一唱起哀切的《丁都护歌》,便心中悲痛泪落如雨。工役们数以万计,凿取出巨大的磐石,却没办法送到江边。你看这石头又大又多,只会给人民带来无尽的痛苦,让人掩面痛哭千古悲叹。
这首诗饱含沉痛的情感,以朴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辛酸的河工拉纤图。透过诗句,读者仿佛看见了当时两岸游玩的富商,豪门子弟,瘦骨伶仃的船工;仿佛听到了河工的劳动号子,伤心的歌声,催人泪下的呻吟。全诗传达了正站在行舟上看着这一切的诗人发自肺腑的悲叹,有着浓厚的哀伤氛围和悲凉色调。这首诗与李白平日旷达洒脱的诗句不同,展现了其诗作的另一种风格。
《算山》
唐·陆龟蒙
水绕苍山固护来,
当时盘踞实雄才。
周郎计策清宵定,
曹氏楼船白昼灰。
五十八年争虎视,
三千余骑骋龙媒。
何如今日家天下,
阊阖门临万国开。
诗人游于算山(即蒜山)之上,只见江水围绕青山形成了天然的防护、险固的地势。见此情景诗人不禁感慨当时占据此地的人实有雄才大略。当年周瑜在夜晚定下妙计,曹操的楼船在白天就被烧作灰烬。吴国建国五十八年虎视天下,三千多骑兵骑着龙媒骏马驰骋天下。但仍不如现在这样,天下一家,敞开大门,万国朝拜。
诗人赏景有感,描写了曾经强盛的吴国时代,感叹于孙权建立的江东霸业,表达了对东吴历史的赞赏。最后笔锋一转,古今对比,歌颂唐朝天下统一、万国来朝的伟业,情致高昂,气势壮伟。
《己亥杂诗(其一二五)》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要让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像万马无声一般的毫无生气的政治局面,终究是让人心痛的。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为中国降下更多的人才。
本诗是一首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一层写了现实社会的死气沉沉;第二层写了改变“九州”现状需要“风雷”的力量,意喻必须有风雷般波澜壮阔的变革才能让国家恢复生机;第三层中作者认为这种力量来自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国家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忆古伤今,诗人们感叹过去的英雄事迹,借用典故讲述自己所处的现状。在精致的词藻中,我们体验到的不只是他们内心情感的波澜,更是对时代另一个角度的阅读,展现出了那个时代的生活、独特的文化背景与深远的历史。
责任编辑:辛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