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池塘
文/徐庭国
我的村庄具体、准确的位置,就在现在丁卯高架与智慧大道交接处的西北角上,我家的院墙与现在宝马4S店的院墙在一条直线上。
老家的池塘有八九近十个之多,叫法不一,五花八门,作用不同,各尽其责。
乡村池塘是生活的希望,是丰收的象征,是风调雨顺的愿景,她一年又一年,静卧在村庄田野,点缀着种田人的热情。
有叫池的,比如荷花池,就坐落在古运河与团结河交界处,说是荷花池,一朵荷花也没有,池中长满了浮萍、水花生,但荷花池是老家目前硕果仅存的一个河塘。再比如有叫后门塘、尿布塘、马桶塘的,这种塘一般在村子中间或村边上,离村比较近,听名字就知道它的用途,主要用于洗尿布、刷马桶,牲畜的饮用水,菜园子的浇灌,它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一旦发生火灾,它是重要的救火水源。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农村,不要说打“119”报警,即使有也起不了任何作用,乡村没路,“救火龙”进不来;还有一种叫“牛汪塘”的,说白了就是夏天老牛避暑洗澡的塘,与其说是塘,其实就是一个小水坑,能容得下牛身子在坑里打滚就行。这些塘一般面积较小,塘坡比较缓,比较浅,相对独立,没有沟渠同外面的河塘、田地相连,这类塘一般不养鱼,但不养鱼不代表没有鱼,塘里有黑鱼、鲫鱼、泥鳅、乌龟王八等,都是野生的,也没见谁家捕捉或食用过。这类塘的补充水源主要来自雨水。
另外一种叫“塘”的,才算真正意义上的河塘,这类塘相对离村远一点,头两百米甚至更远些,塘面积有三五亩到十几亩甚至几十亩不等,那时农村还很少有水井,这些塘便是农村主要饮用水之源。
这些沟塘每天都很热闹。我的老家叫张徐村,是一个由两个生产队组成,300来户的村子,从村东头到村西头,各有大塘、大沟、南沟、明镜沟四个(条)沟塘一字排开,均匀分布在村庄南面,是村民们饮用水、淘米洗菜、洗衣洗被的重要场所。每天清晨,无论春夏秋冬,家人们总是先挑几担水,将自家的水缸灌满,遇到夏季多雨,河水浑浊时,大人们会在水缸里放入适量明矾,用擀面杖或者直接用手在缸里,沿着缸内壁左右旋转搅动水,使矾融化,不消一刻钟,水就碧清碧清的,待水缸水用到即将见缸底时,缸底与缸壁会粘上一层薄薄的泥浆,洗净水缸继续使用。
每到夏天,特别是傍晚时分,落日的余晖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归巢的鸟儿在水面上空盘旋,稻花香伴着野花香,使空气充盈着甜蜜的味道。这时的沟塘,便是孩子们的天堂,每个塘里都有孩子们戏水游泳的身影,他们一个“猛子”下去,有时会拎着一条鱼冒出水面,摸螺蛳,踩河蚌,沿着河边摸鱼虾,成了孩子们的拿手好戏。劳累了一天的大人们,则静静地坐在码头上,将整个身子浸泡在水里,享受片刻的清凉,驱除一天的疲惫。女人们也来凑热闹,将水泼洒在身上,也有勇敢的女孩,在哥哥弟弟的保护下,纵情戏水、游泳。在农村,像我们现在六七十岁的人,小时不会游泳,真是天大的笑话。但是,这些沟塘对孩子们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稍不留神,或者没有大人陪同,容易出溺水事故。我们这个村就有两个小男孩溺水身亡,如果活着,也是我这个年龄了,实在痛心。
这些沟塘除非集体抽水灌溉,春节集体需要分鱼过年,河塘冬季清淤扩容,抽干水,一般不会干涸,它是农业重要的灌溉水源,每个河塘既是独立的个体,又与渠道相通,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水源平时依靠雨水补充,遇到干旱或插秧季节,水稻灌溉季节,会立即启动电灌站抽水。电灌站就架设在村庄北边的运河岸上,只要电动机一发动,运河水被抽到渠道里,顺着北高南低的地势,所有沟塘、田地会被灌满。
沟塘里,生产队每年都会组织一些大众化的鱼苗投放,以草鱼、鲢鱼、鳊鱼为主,平时基本不喂食,也无专人管理。春节时,生产队会选择一个塘抽干抓鱼。抓鱼时,塘边围满了男女老少、举着渔网,提着大大小小的菜篮子,大人小孩们,欢欢喜喜看成年男子抓鱼,待到大鱼抓完,只要队长宣布捕鱼结束,岸上的人早已急不可待,不问水冷冰寒,纷纷涌入鱼塘,抓漏网之鱼,抓钻入烂泥深处的鱼,螺蛳河蚌,统统收入篮中,那叫一个开心,两份满足。
生产队会将捕的鱼集中到打谷场上,以户为单位,由队长、组长、村民代表组成分组小组,将大小鱼搭配,品种搭配,估堆分鱼,户不问大小,一户一堆,村民们抬着鱼,拎着鱼,皆大欢喜。春节的味道已经在村庄内四散开来。有些特殊品种,如鳗鱼等,排灌站抽水时,从运河里抽上来的鱼苗,在河塘里长大了,属于江鲜一类,这些鱼由生产队找一厨艺好的村民,集中烹饪,配上些煮黄豆、油炸花生米、红烧豆腐等,晚上成年男劳力喝酒打牙祭,很是高兴。
分田到户后,特别是2000年前后,招商引资,城市扩容,农村城镇化,城市周边乡村水利失修,渠道破坏,或被征用,电灌站被拆除,加上自来水进入寻常百姓家,农村河塘失去了饮用、灌溉功能,大都长满了水花生、芦苇,浮萍长年累月覆盖在河面上,河塘渐渐淤塞,直至消除。
责任编辑: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