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镇江新闻 镇江舆情 金山热评

【网络中国节】还“清明”以“清明”

2017-03-31 15:15

金山网讯 又到一年清明时。

清明节,是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的一个节日。相传介子推割肉奉君,救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之后又悄然引退至绵山。晋文公为了逼出介子推,火山绵山,结果,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没出来,只留给了晋文公一片血书,上写: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清明,成为当下祭奠祖先的重要节日。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祭奠活动演绎出了种种不和谐的风气,一些人从烧纸钱冥币升级到烧纸手机、轿车、和别墅、佣人等,动辄花上数千元购买各类祭品。古人云:祭而丰不如养之厚。百善孝为先,而真正的“孝”则是“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如果生前薄养,归后厚葬,这最多只能寻求一点心理的安慰,却恰恰违背了“清明”的本义。

烧纸钱,是很多人在清明这一天必不可少的环节。每到清明,在一些村农村老埭和墓地集中的地方,成捆成捆的纸钱在火的作用下变成烟散发到空气中,变成灰残留在大地上,随处可见火光冲天、烟雾弥漫,这种情形甚至能待续清明一整天,这种陈规陋习,最终都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污染,有时还会酿成火灾,造成财产和人身伤亡,使清明节不再“清明”。

“清明节”是介子推用真、善、美换来的节日,也是他一生对“清明”的追求和示范。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人们对先人寄托哀思、表达怀念之情的主要载体。近年来,文明祭祀已经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接受,手机APP微祭祀、网上扫墓、敬献鲜花、栽种绿植等,这些无污染、无危害的方式,既能表达生者对先人的缅怀之情,又能让生者在生与死的思考中,更加珍视现在、善待生者。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清明节,让我们在文明祭祀中追思先人,在缅怀与感恩中珍重生者,这才是“清明”的真正含义。(一念之间)

责任编辑:董礼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