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质监局以标准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金山网讯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第二批团体标准试点名单,其中有我省获批的5个项目中唯一的地级市试点单位——丹阳眼镜商会。市质监局紧紧围绕产业强市这一中心,针对丹阳眼镜传统产业,以标准引领走高质量发展之路,2017年3月《近视太阳镜》团体标准公布,为试点项目的获批夯实了基础。
市场空白,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丹阳眼镜生产产业及相关配套的工贸企业已超1600多家。产品涵盖眼镜产业各个领域:镜架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镜片产量约占全国的75%、世界的40%。拥有中国驰名商标8个、省级著名商标18个。
从设计生产到批发零售,从零配加工到眼镜成品,从原材料采购到眼镜物流配送,丹阳眼镜已形成产业化配套齐全、规模企业集聚的产业体系。
近年来,开车、旅游时需要戴太阳镜的近视一族越来越多,市场也从原先的零星定做极速增长。随着市场的扩大,生产企业发现问题随之而来。“比如在开车时分辨信号灯,那么颜色分辨率要达到一定标准;在不同场景下都使用同一副眼镜,那么透光率就要达到一定数值。”江苏格林视通光学董事长征平干回忆过去的情况,“大家发现标准要么是近视眼镜的,要么是太阳镜的标准,缺乏统一的参照,当时近视太阳镜的标准还是一片空白。”
企业认可,取长补短少走弯路
2016年3月开始申报《近视太阳镜》团体标准,一年时间里,商会多次调研,收集数据,先后经过6批次的检测。每一次的检测对企业来说就是一次提升与学习的机会。
“将镜片送到国家眼镜检测中心后,每一次都有行业专家、质监专家为我们企业进行分析,调试,找出原因和问题,大家一次次开会讨论,可以说在没有国家标准的情况下,团体标准的出台是摸着石头过河。”丹阳市眼镜商会秘书长袁红锦说,“每一次的检测就是一次提升,企业之间取长补短,为行业发展献言献策。”
经过多次的调研、实验和检测后,直至2017年3月,丹阳眼镜商会正式发布《近视太阳镜》团体标准,填补了市场的空白。
争取做标准的“领跑者”
近年来,镇江市质监局紧紧围绕产业强市这一中心,多措并举助推高质量发展。针对丹阳眼镜传统产业,以标准引领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先后获批国家级眼镜验配服务标准化试点、江苏省首批团体标准试点,成立了全省唯一的江苏省眼镜光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发布了江苏省地方标准《眼镜验配服务规范》。目前正积极筹建国家眼镜验配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望在今年正式获批。
镇江市质监局标准化处负责人说:“我们将全力推进全国眼镜验配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筹建工作,将眼镜产品质量向眼镜验配服务质量延伸,打造眼镜产业全链条的标准体系。”
镇江质监局的标准化不仅推动眼镜、香醋、木业、电器等传统优势行业,还不断发力新产业。结合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产业强市的指导意见》,聚焦天奈科技新材料、中船动力等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建立“直通车”的工作模式,设立专人联系,做到与企业无缝对接、快速响应,积极指导企业开展各类标准化试点,制定企业标准,指导企业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培养更多的行业“单打冠军”,鼓励更多的行业协会、学会积极开展团体标准的制定,争取做标准的“领跑者”。(俞佳融)
责任编辑: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