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新闻 本地专题 解放思想大讨论 创新驱动

菲舍尔航空部件(镇江)有限公司:打造世界先进航空零部件生产基地

2018-06-04 15:24

菲舍尔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在车间内工作。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司马珂

走进菲舍尔航空部件(镇江)有限公司,一幢七层楼房拔地而起,这就是菲舍尔工程中心。在这幢研发大楼里,除了有协同设计等系统,还可进行材料燃烧性能等实验,新大楼预计将于今年7月正式启用。据了解,作为国内一流的复合材料工程中心,这个中心将拥有复材制件的设计、制造及验证等能力,已经成为菲舍尔成功升级的关键一步。

据菲舍尔公司政府公共事务代表朱燕琴介绍,该中心启动后,企业将逐步承揽航空巨头的设计工作包,参与航空部件的设计与研发,同时还将促进航空复合材料的国产化,推动中国航空这一高端制造领域从跟跑向并跑迈进,从而跑出菲舍尔自己的“航空加速度”。

成长:4年增长24倍

菲舍尔从成立伊始,就以一种加速度姿态在快速奔跑。2011年菲舍尔注册,2014年企业投入运营,当年就实现销售827万元,到去年年底,菲舍尔的销售总额已达到1.95亿元,而今年菲销售预计将达到2.8亿元。未来5年,菲舍尔将实现10亿元的销售目标。从2014年到2017年,短短4年时间,菲舍尔的销售额增长了近24倍。航空制造企业具有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然而去年菲舍尔已经实现扭亏为盈,进入盈利拐点。

菲舍尔的成长,销售额增长还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菲舍尔成立之初,与国内许多航空制造企业一样,也是OEM起步,承揽制造工作包,为飞机制造企业做零部件加工,而加工的产品门类也很有限。然而4年后,它的生产能力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如今的菲舍尔承揽着波音777、767壁板、空客A350翼身整流罩、庞巴迪Globle7000/8000翼身整流罩等多个工作包;COMAC的ARJ21、C919内饰工作包和C919机翼大梁机械加工,以及MA700 内饰、整流罩等。

今年1月,菲舍尔为中国商飞公司两架ARJ21—700翔风客机配套的内饰项目正式交付,这也是其高端制造能力的缩影。ARJ21—700翔风客机内饰包括147项零组件,涉及飞机的驾驶舱和客舱等多个区域,产品涵盖了侧壁板、行李舱、踢脚板等。而该内饰项目产品的顺利交付,也意味着菲舍尔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具备完整生产制造国际民用飞机内饰能力的企业,奠定了行业地位。

今年菲舍尔也再次规划出了清晰的市场路径。朱燕琴说,今年,菲舍尔除了继续关注国内军品生产之外,企业飞机零部件每月承揽架份也在逐年提升;国内支线飞机快速发展和C919内饰的国产化,都带给了菲舍尔更大的市场空间。

创新:3个国内唯一

航空工业具有很强的技术牵引性,所以,菲舍尔快速成长的背后是其坚持不懈的创新驱动。

2018年1月,菲舍尔凭借其过硬的“航空碳纤维复合材料翼肋构件精密成型技术”获得了市经信委颁发的“单打冠军”企业称号。

菲舍尔工艺主管何国亮告诉记者,这一成型技术目前是国内唯一、全球领先。它已用于A380的襟翼肋的制造。传统工艺,经常导致零件表面凹凸不平,后期需要打磨修整,而非理论型面导致的装配间隙需要材料填充,会引起飞机增重;而新技术能够精密成型,既节省了成本,也有效地控制了飞机的重量。

“除了航空碳纤维复合材料翼肋构件精密成型技术,菲舍尔还有内饰热压成型技术等,共3项核心技术。”何国亮说,“这3项技术全部是国内唯一,全球领先的技术。”当前,菲舍尔还迎来了技术输出时代。今年,菲舍尔将其中的一项核心技术转让给高铁生产配套企业,该技术被用于复兴号的顶板生产。

菲舍尔的技术能力究竟有多强?

菲舍尔承接的飞机制造工作包可见一斑。一个工作包,少则需要20多种零部件,多则上百个零部件,如飞机的整流罩类工作包,一个工作包需要190多个零部件。而菲舍尔目前在手的工作包需要制造的零部件按图号分就达上万个。

菲舍尔的科技投入,今年有望提至8%左右。

市场竞争,技术为王。在竞争中站在最前面的,就是那些科技创新能力强、技术不断进步的企业。换而言之,只有掌握了先进技术,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拥有话语权、支配权、主动权,才能成为同行业的“王者”。凭着核心技术和强大创新能力,菲舍尔在这些领域已经独步市场,

未来:产业集群加速成型

对于新研发大楼的落成,菲舍尔给予了更多期待。“这个工程中心的定位,不仅仅是服务菲舍尔自己,还期待它能提升整个航空航天产业复合材料设计研发测试能力,拉动产业发展,吸引更多的涉航企业落户镇江。”菲舍尔负责人说:“由此,可以加速产业的集群。”

朱燕琴介绍,目前菲舍尔的现有的实验室,是国内唯一同时获得波音、空客、庞巴迪和NADCAP认证的实验室。而菲舍尔工程中心于去年正式开工建设,前期投资6000万元,建筑面积11450平方米。主要包含实验及测试设备、协同系统、IT系统、内饰结构实验平台、客舱内饰模拟平台、业载系统联试平台。实验室的部分检测能力可以填补国内空白,这意味着企业的设计研发能力将得到跨越式提升。

研发能力的提升,已经让菲舍尔窥到了未来的市场的门径。过去菲舍尔更多地依赖于转包的工作包,位于产业链的制造生产端。而有了研发设计能力之后,菲舍尔可以向产业链的上游发力,参与研发和测试,从型号定型入手,掌握市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而不是被动被飞机制造商来挑选。

由于长期以来,国内复合材料领域缺乏相关领域设计和检测能力,即便菲舍尔这类的制造企业也只能在波音等客户提供的目录中选择原材料供应商。而有了设计和检测能力,菲舍尔就可以参与产品原材料选型,更易实现复合材料国产化,从而把我国航空航天产业链条延伸更长,真正把产业做大做强,跑出中国航空产业的加速度。

责任编辑:费菲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